需重视牙周疾病的预防

本文Tag标签:牙周疾病  

  牙齿与牙周的构造

  1.牙冠6.牙骨质

  2.牙根7.牙周韧带

  3.牙釉质8.齿槽骨

  4.牙本质9.牙龈

  5.牙髓10.牙龈沟

  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、牙周韧带、齿槽骨及牙龈四个部位,牙周病就是牙周组织各部位产生病症之总称。

  牙周病病程与症状

  健康牙龈:牙龈粉红色/质地坚实/没有牙缝

  牙龈炎:牙菌斑滞留/牙龈红肿易出血/偶有疼痛

  牙周炎:牙菌斑钙化成牙结石/牙周囊袋形成/牙龈与牙齿脱离/可能化脓

  严重牙周炎:牙周韧带与齿槽骨破坏/牙龈萎缩/牙齿松动/牙齿脱落

  牙周病致病因素

  口腔局部性因素

  1.口腔卫生不良(牙菌斑、食物嵌塞)

  2.牙结石

  3.不良的牙齿形态

  4.不良的补缀及膺复物

  5.齿列不整

  6.磨牙或咬合伤害

  7.刷牙或牙线使用不当

  8.不良口腔习惯(口呼吸、吐舌、咬唇)

  9.抽烟或嚼食槟榔

  全身系统性因素

  1.内分泌疾病(糖尿病)

  2.血液疾病

  3.免疫不全疾病(人类免疫不全病毒HIV、艾滋病)

  4.服用某些药物(抗癫痫药物、免疫抑制剂、某些高血压药物)

  5.怀孕、青春期、更年期(荷尔蒙分泌改变或不平衡)

  6.遗传

  7.营养不良

  局部性或全身性因素可导致暂时性或持续性的牙周症状,但个人口腔卫生良窳(牙菌斑因素)仍是决定牙周状况能否稳定的关键

  牙周病的预防

  1.彻底执行口腔卫生—正确使用牙刷与牙线,清除牙菌斑

  2.均衡饮食与减少零食

  3.定期检查(三至六个月)

  4.随时观察牙周症状,任何异常应即接受牙医师检查

  ·刷牙或使用牙线时牙龈容易出血

  ·牙龈呈现红肿或压痛感

  ·挤压牙龈时有脓液排出

  ·牙齿松动或分开

  ·牙龈萎缩

  ·装戴活动式义齿时有不合适现象

  ·咬合关系改变

  ·持续性的口臭

  5.加强口腔卫生的认知与动机—个人预防保健最重要的内在工作与课题

还有疑问吗?请留下您的问题,15分钟内回答您!